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2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理论] 浅谈德育工作中的学生心理平衡

[复制链接]

2800

主题

2800

帖子

843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22:2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在的学生们,令人担忧:教师一批评总是喋喋不休;父母一提个人成绩总是大发牢骚;别人能干自己无能总是产生嫉妒,甚至仇视。总之,学生过度精神压力易积郁成疾,产生悲观、焦虑、忧郁、妒忌、甚至寻仇的不满情绪。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危害身心健康,这也无从谈及全面的素质教育了。因此,我们教师一旦发现学生表现出负面情绪时就应尽最大努力及时帮助他们调控、摆脱、转化、疏导。以下是我在这一方面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教会学生学习点辩证法哲学,凡事懂得一分为二,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把事物看“死”。要沉着镇定做好冷处理。千万别对别人喋喋不休诉说你那不愉快的事情,这样发牢骚往往会越说越气,反令你伤心更难忘却。例如学会强迫自己静坐下来饮杯水,能起到抑制情绪的作用。
    二、教会学生陶冶情操,培养个人广泛兴趣爱好。遇到“不愉快”可将精力集中在兴趣爱好上,如书法、绘画、弈棋、种花、织绣、养鸟等。换言之就是要充实自己,把“不愉快”转化到其他兴趣上,力求替代忘却不快心里。我们教师完全可以聪明的将学生的“不愉快”转化为激励他前进的动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变压力为动力,或转悲哀为力量吧!这也就是教育学心理学上说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为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这样转移情绪不快,让情绪锻炼更有效。
    三、教会学生不要常发脾气,遇事要量力而行,要有自知之明,要相信别人,要多为别人着想。面对学习生活都应尽可能有规律,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尽量避免一次做太多太多的事。独自眺望独自出游、独自沉思、肚子吃东西都可缓冲生气、缓解压力。我们教师要心平气和,面带笑容地面对他们的“不愉快”,切忌对其不愉快加以批评、挖苦。应尽最大的努力静静倾听学生的“不愉快”。其实,学生最需要的就是向亲人或老师倾诉自己的那些烦恼。因此,我们教师不必评论,而应顺水推舟、轻松自如地说“呀!我以为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呢!原来......”要知道老师那轻松和微笑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心里那份“不愉快”,其强烈的情绪可以渐渐隐退。心里可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愉悦感。情绪也就得到锻炼,这不但没有“苦”其心志,相反确实情绪锻炼。
    四、教会学生学会适度发泄。

有欢乐愉快不妨学学孩子跳几跳,放开嗓子吼几声;有苦恼不愉快也不应闷在肚子里,可向亲朋倾诉一番,甚至大哭一场。因为那过度的精神压力产生的忧郁、焦虑、怨恨等情感就像火山熔岩一样,具有很大的能量,应该被释放出来。反之,长期的压抑、储存,一触即发,往往不可收拾,大病一场。若及时渐渐适度释放就不会导致大病。例如可采用五分钟笑泄。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医学专家建议每人每天笑上五分钟,这样可促使人的心、肺、胸、腹、肌肉等都得到锻炼,以加速血液循环,调节心率,平衡心理。再如喊叫减压宣泄,把自己关在某房子里,肆无忌惮地高谈阔论,狂呼大叫,欢歌狂舞,可将内心“不愉快”及压抑、郁闷发泄出来,在精神和心理上获得平衡,重拾好心绪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情绪可得到适当的锻炼。  五、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家庭、自身与学校班级集体、自身与老师同学等关系。要学会根据社会家庭的要求,根据学校班级集体的规章制度,根据老师同学亲朋等人际关系来随时随地调整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化,做到识大体顾大局。从而平衡个人心理,不断完善个人人格。能证实个人社会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摆正个人与社会家庭、个人与学校班级集体、个人与老师同学亲朋等之间的和谐关系;正确对待得与失,成与败,荣与辱等就可缓冲情绪,减少压力,平衡心理。要深知“知足者常乐”。在当今社会科技经济日益飞跃的竞争时代,更需要适者生存的心态。
六、教会学生善交朋友消除孤独。我们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做一名名副其实的良友益师,关心学生的情绪动向,导其心正;从自身为人师表出发,做到时时处处为学生的表率、楷模,因为正人先正己。多与家长沟通,共同疏导,敢于乐于做学生的贴心人;从社会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的发展出发,结合学生个人理想前途,个人人生价值观进行适当的引导。公正公平无私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交益友而不交损友,老师家长起到身教胜于言教,无声胜有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面向新世纪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面向现代化就应培养学生深层次的高尚思想道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塑造良好的个性人格。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学生素质却与“面向”素质相差甚远呢!但人的力量就在心上,只要我们教师教会学生激怒时善于疏导、平静;过喜时善于转移、抑制;忧愁时善于适宜释放、自解;思虑时善于分散、消遣;悲伤时善于转移、娱乐;恐惧时善寻支持、帮助;惊慌时善于镇定、沉着;拼搏时善于奋勇、顽强,尽力做到最好,那“面向”的素质就指日可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4-28 08:26 , Processed in 0.0659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