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6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理论] 新课程改革应从课堂开始

[复制链接]

2800

主题

2800

帖子

843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21:4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课程在全国各地正实施的如火如荼,而课堂教学依然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过去那种只是一味强调单向传递的课堂教学方式,的确需要改革了,但是如何改革呢?这是一线高中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施中的一大困惑。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为手段,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为重点,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为提升高考成绩 ,增强高考竞争力搭建新的竞争平台。对此,本人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作进行了总结,大致可分三个过程。
        一、开个好头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一位著名的数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我的教学中一般是以问题的形式给学生铺路搭桥,但路还是要学生自己去走。当然,这些问题要做好控制,要做到:问题之中有情境,情境之中有问题,其核心是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在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在讲"数列"第一课时,我以一首儿歌开始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当学生兴高采列地接着唱诵时,我给出如下引导:像这样唱下去,一辈子也唱不完,我们应该关心的是其中一般性的规律,"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通过这一首儿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列的兴趣,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大的发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创造潜能得以发展;在讲等比数列概念时,我先讲了一个古时代一位国王与象棋大师戏言奖赏的故事;在讲《复数》第一课时问同学们:有没有一个数的平方是小于0的,近而,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复数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在讲《向量》的第一课时时,我通过一个简短的《猫和老鼠》的动画片中猫捉老鼠的片段来引入,这让学生产生很大兴趣,而后把这个问题从这些特定情境中提炼出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对《向量》就会有了刨根究底的欲望。除了这些与所学数学知识有直接关系的例子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理解到数学的真实性和趣味性。此外,我们还可以从科学家的成长历程中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发展过程,了解一定的数学史,并让他们感受到科学家们探求知识的那种精神,因此有时也不妨可以从与之相关数学历史中来创设情景。  
例如:在学习《集合》时我们可以介绍康托尔的简单资料,既让他们了解到了康托尔的人生价值与他不懈追求科学真理的探索精神,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可以从介绍中让学生体会到集合的实质;在《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学习前,可以介绍高斯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  二、稳步过度
        据科学研究表明,高中学生不可能一节课总是经历非常集中的去听课,听课效率最高的是上课的前15分钟至25分钟,而一节课的核心内容往往都在15分钟至35分钟内,所以,一节课学生掌握的效果怎样,还要看看学生的状态怎样,因此,让学生都能融入课堂中去,就要改变传统教学信息的单向传递和师生间一问一答的双边活动方式,建立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的信息交流方式,给每个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学生不仅仅是听众的角色,让他们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和学习的兴趣,而老师则要充当起引导者的角色。要凸现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就是要让学生转变被动学习数学为主动参与学习数学,转变那种依赖或过分依赖教师的学习方法为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学习方法,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上课时对教学内容不断地质疑,让学生自己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探索问题时,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合作交流。在探讨中发现新知,获取新知,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也能发现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不足点,通过探究后学生会有成就感,这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成就感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向上的源头。学生的积极性有没有调动起来;学生有没有活动起来;学生有没有讨论的意识;有没有问题意识,就要看学生敢不敢对教师的解析提出质疑;敢不敢上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没有跃跃欲试的冲动;有没有探索的亲身体验;会不会自己小结;课后会不会追上来刨根问底;会不会自己提出新的问题;学生有没有学习的小群体;会不会争论不休;师生、生生、群体间有没有互动;能否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与分享等等。
        三、精彩的结尾
        一节课下来,学生要学什么?有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重点?高考考什么?高考怎么考?学生课下怎么进行巩固复习?这些都是需要有老师的点睛之笔才能完善。老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消化,将所学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当然,在教学结束前,教师不妨把这一环节也交给学生,让学生回忆、整理、归纳本节的知识,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完善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同时教师可适当的强调重点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锻炼学生对知识的一个概括能力,最重要的是有助与帮助老师准确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提出下一步要求和教学目标。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时所用的数学方法,所涉及的知识点,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总之,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的数学教学理念应该同课程理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时俱进,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只有通过我们教师在课程理标准的基本理念下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设计,应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使学生会学数学,真正体验到学习的美妙,从而实现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4-26 18:58 , Processed in 0.03973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