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8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药学] 丹参种源分布及道地性研究

[复制链接]

2471

主题

2471

帖子

738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7 22:2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严玉平, 由会玲, 朱长福, 徐树楠

【摘要】  目的对丹参药材的种源分布及道地性进行考察研究。方法通过对安国中药材市场调研和文献查阅,探讨目前丹参药材的种源及分布概况。结果丹参商品药材除正品外,尚有多种代用品流通使用,同时也有部分伪品干扰市场。结论丹参种源复杂,商品的来源及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关键词】  丹参; 正品; 伪品; 种源分布
  丹参是重要传统中药之一,具有活血化淤、通经止痛、抗菌消炎的功效,对心脑血管、血液系统疾病及感染有显著疗效。历版药典收载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为中药丹参唯一来源,但在民间应用和地方入药中,同属多种植物的根均作丹参用,据报道药用植物达25种(含变种、变型)。商品调查发现,丹参药材来源植物约10种(含变种、变型),有丹参、甘西鼠尾、滇丹参、南丹参、三叶丹参及其变种或变型等。其中丹参和甘西鼠尾为主流品种,在全国流通,其余则为地方用药[1]。
   
  丹参主要成分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其中脂溶性成分主要有二氢丹参酮Ⅰ(1,2Dihydrotanshinone Ⅰ)、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丹参酮Ⅰ(Tanshinone Ⅰ)、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水溶性成分主要为酚酸类,有丹参酚(salviol)、丹参酸甲、乙、丙(salvianicA,B,C)、丹参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al dehyde)、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丹参素(3,4二羟苯基乳酸)、熊果酸(ursolicacid)、异阿魏酸(isoferalic acid)等,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对组织细胞再生有调节作用,可用于肝、肺等组织纤维化、皮肤创伤、疤痕、术后粘连、消化道黏膜溃疡等方面的治疗。2005年版《中国药典》含量测定项下制规定丹参酮ⅡA不得少于0.20%,将其作为药材质量鉴定的法定标准之一。

  1  丹参正品类

  1.1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分野生丹参和家种两种商品规格。一般野生品有效成分高于栽培品,但家种药材的栽种规模较大,生长条件稳定,产量大,所以成为目前市场主要商品来源。不同产地及一产地不同地区的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自0.08%~0.67%不等,但其含量与水溶性成分含量无正相关性[2]。
   
  野生丹参的生态适应强,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部分省区也有分布。其商品条短粗,有分枝,表面红棕色,外皮疏易剥落,质轻脆。从市场调查来看有山东平邑、沂南、沂水、莱芜,河南卢氏、灵宝、活宁、嵩县,湖北武当山等地商品[3,4]。
   
  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20世纪70年代中期丹参已经供不应求,在全国许多地区都开始栽培,栽培种源多来自于当地野生居群,尚没有进行人工选择。栽培品较粗壮,少分枝,表面紫红色,有纵皱纹,皮细不易剥落,质坚实。全国栽培丹参产量大的有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等省。商品调查来源有山东临沂、平邑,河南灵宝、卢氏、洛宁、嵩县,山西黄城,四川中江、德阳、成都,河北安国、行唐、承德,陕西蒲城、汉中,辽宁凌源,安徽亳州等地。其中川丹参和鲁丹参为流通中的2大品牌,一般认为川丹参优于鲁丹参。现代成分分析发现,山东、河南、山西产丹参的脂溶性成分的含量较高,河北、陕西、四川产丹参的水溶性成分的含量较高[5]。砂质土壤中生长的丹参有效成分含量较高[6]。

  1.2  白花丹参S.miltiorrhiza f.alba是丹参的变型,它主要分布在山东莱芜山区。白花丹参为优良品种,其(脂溶性和水溶性)有效成分高于原种紫花丹参[7],在治疗上又能有独到之处,所以近年引起医药工作者和商家的广泛关注并被逐渐开发利用,已作为一个新品种被收录进《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00年版),但其野生数量少,现山东莱芜市苗山镇有人工栽培20 ha,周边乡镇分散栽培27 ha,泰安,临沂引种白花丹参13 ha。这些乡镇有种植丹参的传统,现在多将白花丹参与紫花丹参混种,收获后再分开销售。人工栽培及引种的白花丹参与野生的白花丹参相比较,有效成分种类、含量均无明显差异[8]。

  2  丹参代用品类

  2.1  甘西鼠尾(大紫丹参、甘肃丹参)S.przewalskii Maxim.及其变种目前作为丹参代用品已成为大量商品药材之一。甘西鼠尾分布在甘肃文县、舟曲、康县、微县,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等地,主产于甘肃、四川、云南,销往全国。调查结果表明,该品已在全国11个省区作丹参使用。其变种褐毛甘西鼠尾S.przewalskii var.mandarinorum与甘西鼠尾极相似,药材性状甘西鼠尾亦无明显差异,分布于甘肃、云南、青海、四川、西藏等省。甘西鼠尾与丹参的化学成分不尽相同[9,10],理化鉴定和抑菌效果相差很大[11,12],药材功效不完全一致[13]。但因其丹参酮ⅡA(0.3%~1.24%)和隐丹参酮(1.60%)含量均较高[14,15],正对川丹参和鲁丹参产生较大冲击[16]。有学者强烈建议将其增补为药材丹参的来源之一[10][17]。从药源开发角度考虑,研究提取其总丹参酮和急丹参酮单体成分[18],为丹参制剂提供原料,也可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

  2.2  滇丹参(紫丹参)S.yunnanensis C.H.Wight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海拔1800~2900 m的草地、林缘及疏林干燥地上,属高山丹参类,在云南地区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分布广,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成分分析显示,滇丹参与正品丹参相比总丹参酮含量略高,总酚酸含量高约一倍,滇丹参酮ⅡA含量略高,原儿茶醛含量高两倍[19],是丹参替代品中质量较高品,与甘西鼠尾一样已成为当前丹参商品药材主流品种之一。已有多篇报道研究其药材性状、显微及理化特征[20]和改善急性心肌缺血作用等[21],为滇丹参药材的医用价值、鉴别及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2.3  南丹参S.bowleyane Dunn在浙江和江西等南方省区作丹参药用。有研究者报道从南丹参根中分得16个化合物,经光谱和理化分析测定,鉴定了其中的10个与丹参相同的两大类成分[22],说明其开发利用的意义。但也有报道检测10余批次南丹参药材,其丹参酮ⅡA含量在0.09%~0.12%之间,不符合药典标准,以其投料生产的复方丹参片也检测不出丹参酮ⅡA[23]。现流通的南丹参商品药材大多为野生,也有部分地区栽培(四川中江)。利用秋水仙碱诱导南丹参多倍体,试图在改变原种生物特性基础上提高有效成分含量,进而开发利用丹参代用品资源的研究在正在进行之中[24]。

  2.4  三叶鼠尾(小红丹参)S.trijuga Diels产于大理、合庆、剑川、洱川、洱源、迪庆、中旬、丽江等地区,在大理、丽江、中甸地区作丹参药用已有较长的历史。经调查分析,小红丹参中含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有学者建议可作为丹参的药用资源加入国家药品标淮[25]。3  伪品类
   
  据调查[1],[3],以根和根茎作丹参类入药的种较多,且成分含量不一而论,主要种摘录如下:戟叶鼠尾草S.bulleyana,雪山鼠尾草S.evanaiana,裂瓣鼠尾草S.schiaochila,毛地黄鼠尾草S.digitaloides,少毛甘西鼠尾草S. przewalskii var.glabrescens,白花甘西鼠尾草S.przewalskii var.alba,橙色鼠尾草S.aerea,栗色鼠尾草S.castana,荞麦地鼠尾草S.kiaometiensis,黄花鼠尾草S.flava,长冠鼠尾草S.plectranthoides,河南鼠尾草S.honania,单叶丹参S.paramiltiorrhiza f.prupureoruba,浙皖丹参S.sinica,紫花浙皖丹参S.sinica f.purparea等。以上种分属弧隔鼠尾亚属和荔枝草亚属,主要分布于中低山丘陵,药材主根不明显,纺锤形或圆柱形,多分枝,二萜醒类成分大都较低。与正品丹参比较,形似而质次,部分品种作代用品在全国或各省区流通使用。因近年丹参的开发利用较为活跃,如从以上品种中提取分离有效成分,均可为补充丹参制剂原料和扩大丹参药材资源提供新途径。
   
  另有非丹参类本属植物,如红根草S.prionitis,血盆草S.cavaleriei var.simplicifolia,石见穿S.chinensis,关公须S.kiangsiensis,地梗鼠尾草S.scapiformis,佛光草S.substolonifera,鼠尾草S.japonica,荔枝草S.plebeia等,多以全草入药,具祛风湿、补肺肾、清热毒、消痈肿等功效,二萜醌类成分含量低或未检出。这些种类的成分和功效均与丹参有显著不同,在临床中使用增加了丹参药源的混乱,所以,应进行严格控制,杜绝进入丹参药材流通市场。

【参考文献】
    [1] 肖小河,方清茂,夏文娟,等.药用鼠尾草属数值分类与丹参药材道地性[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7,6(2):17.

  [2] 严 红,高 扬,郭 伟,等.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及丹参素的含量比较[J].天津药学,2003,15(3):10.

  [3] 刘荔荔,李 力,邢旺兴,等.不同种丹参药材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模式识别法鉴别[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2,3(1):23.

  [4] 郭宝林,林 生,冯毓秀,等.丹参主要居群的遗传关系及药材道地性的初步研究[J].中草药,2002,33(12):1113.

  [5] 刘 洋,石任兵,刘 斌,等.丹参药材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说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3):188.

  [6] 安 睿,王新宏,周思丽,等.HPLC测定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脂溶性成分[J].中成药,2004,26(4):295.

  [7] 齐永秀,李香,万建建,等.HPLC法测定白花丹参有效成分的含量[J].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2005:210.

  [8] 王培军,高长清,李 蜜.丹参与白花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研究[J].甘肃中医,2004,17(4):42.

  [9] 陈万生,贾鑫明,张卫东,等.甘西鼠尾根化学成分研究[J].药学学报,2003,38(5):354.

  [10] 赵建邦.甘肃丹参(甘西鼠尾草)的研究与应用评价[J].中药材,2003,26(7):529.

  [11] 王雨仙.丹参与其伪品甘肃丹参的鉴别研究[J].中成药,1993,16(10):62.

  [12] 史彦斌,薛 明,崔 颖,等.甘西鼠尾草的生药学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7):438.

  [13] 颜苏琴,宋晓琳.丹参与甘西鼠尾的比较鉴别[J].基层中药杂志,1999,13(1):27.

  [14] 连文琰,童玉懿,冯瑞芝,等.丹参资源利用的初步研究[J].中草药,1978,8:412.

  [15] 钱子刚,梁晓原,侯安国,等.大紫丹参药用植物资源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3,10(3):174.

  [16] 朱伟燕,黄晓芬,葛发欢.甘西鼠尾与丹参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J].中药材,2003,26(6):409.

  [17] 侯安国,梁晓原,阮治国.云南大紫丹参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8,21(4):6.

  [18] 崔 颖,薛 明,史彦斌,等.甘西鼠尾草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成药,2003,25(1):22.

  [19] 钱子刚,梁晓原,侯安国,等.滇丹参药用植物资源[J].中药材,2002,25(9):628.

  [20] 李惠兰,段 炼,张荣平,等.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3,63(4):220.

  [21] 唐丽萍,梁晓源,韦群辉,等.滇丹参的生药学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6(1):11.

  [22] 沈建芳,王 强,汪 红.南丹参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2):55.

  [23] 裘飞君.丹参和南丹参及制剂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比较[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1998,15(5):16.
  
  [24] 段英姿,客绍英,曹 静,等.秋水仙碱诱导南丹参多倍体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 31(6):445.

  [25] 许 华.大理地区市售丹参药材鉴定[J].中国药事,2004,18(1):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5-5 07:40 , Processed in 0.4246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