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4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理论] 浅论可持续性资本理论(CTA)——辩证性评估

[复制链接]

8005

主题

8005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09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6 15:2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资本的结构优化和增值的过程。可持续性资本理论(Capital Theory Approach to Sustainability)是衡量可持续性的有效理论,并已成为制定决策的理论基础。首先简要介绍了可持续性资本理论,继而从新古典经济学内部角度辩证性的评估了CTA理论的内在难点,最后从总体角度指出了CTA在应用上的局限性,为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指明方向。
  【关键词】CTA;可持续性;资本理论;辩证性评估
  一、可持续性资本理论内涵及本质
  CTA主要从资本论角度研究可持续发展,CTA内包含的资本可分为四种表现形式:自然资本、人造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CTA起源于20世纪70年的经济增长和资源耗竭性理论,其本质是提出以货币价值估值的资源积累量作为可持续性的指标,用于可持续收入或净资本积累的测算。索洛在早期研究中建立模型,哈特威克的工作促使不变资本规则成型。在这些早期模型包含单一的非再生资源和货物制造资本存量的模型。一个生产函数产生单一的产出,既可用于消费又可用于投资,二者都是有两个投入条件的。两种投入的替代弹性为1,意味着自然资源是必要的,但在有足够生产资金的条件下,资源的平均产品可以无限制地上升而不会反弹。可持续发展模型中,假定福利是单调递增的消费函数。在这些模型经济中,随着时间推移的消费路径依赖于跨时期优化准则。根据Rawlsian maxi-min条件,消费必须是恒定不变的,允许没有储蓄,认为储蓄是强加在当代人身上不公正的负担。拉姆齐效应里零贴现消费增长没有约束。如果这能造福子孙后代的话,当代人可能被迫接受生活标准,积极贴现率净现值的最大化路径通常是先上升后下降,因此他们是不可持续的。Pezzey提净现值最大化受效用非下降的跨期约束。在这种情况下,效用会上升直到达到可持续的最大值。这一点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般优化标准已达成共识。
  GEir AshEIm指出在在替代弹性为1的假设前提下,非下降消费取决于对总资本存量(传统资本和自然资源)的维持,来生产消费或投资物品。总资本和总资本改变量定义
  其中表示不可再生资源存量,为每个时期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表示人造资本存量,表示人造资本变化量,表示相对价格。
  哈特威克规则界定不存在生产资料折旧时,维持资本存量意味着消耗自然资源的租金的投入。希克斯界定收入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与福利相一致的最大消费量。因此可持续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与资本总量保持一致的最大消费量,且可维持收入流量包含可持续的最大消费量,资本存量需保持不变或随时间增加。
  支持CTA的理论模型通常假定一个收益规模不变且没有人口增长且没有技术变化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但试图对现实做出近似估计的任何一个净资本累计量的指标都必须考虑到收益规模人口增长及技术变化这些变量。而近期的实证研究没有做到这一点。
  二、从新古典经济学内部角度评价CTA
  (一)从生产替代限值和“可持续性的强弱”角度评价CTA
  弱可持续性以保持资本总量近似不变为出发点,假设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之间的替代弹性是1。该理论认为对人类福利做出贡献的自然资源可近似替他形式的资本,自然资本的减少可由人造资本的增加来补偿,这暗示着该条件不仅是实现可持续性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充分条件。弱可持续性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虽然可能存在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之间的替代,但某种特定存量的“临界自然资本”是不可能存在替代资本的。其次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每一单位能量需要转化为经济上有用的产品并且能源不能在经济系统内部产生。再次它违背物质质量平衡的第一定律。生态原则关注系统弹性多样性,这暗含需要多种不同资源存量的最小量来维持生命系统。CTA讨论人造资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替代自然资本,而Berndt和Wood早在1979年就在制造业的计量经济学研究中指出能源和资本在整体上是互补的。更进一步分析,与其说各种自然资源可以相互替代,不如说人造资本可以替代自然资本的某些功能。石油储备如何替代清新的空气,矿物质如何替代表层土壤?
  强可持续性观点以保持自然资本本身存量不变为出发点,不仅承认自然资源是经济生产中的关键投入,消费和福利不可被物质或人造资本替代,而且强调环境本质上的权利和完整性。很强的可持续性意味着自然环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或亚系统和每一种物质存量都应该得到保护。   Pezzey和Stern指出,如果替代率是有限的,技术进步可能会降低每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的投入量,但对于技术进步的标志的确定还存在争议。生产过程中的替代限制可能存在更广泛的形式,包括非线性或阀值效果。Common和Perrings把这种观点描述为可持续性的生态观点或保持生态系统(而非特定存量或物种)还原能力的重要性。这种方法从Holling的研究工作中诞生出来。在这种观点中,生态系统在面对小的冲击或扰动时是局部稳定的,但在面对大的冲击时可能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诸如人类干预并且极其简化手段而造成的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可能使这些系统丧失还原能力,出现永久的退化。
  (二)从价格聚集角度评价CTA
  假定满足各种必要条件,资本存量的积累量是可能存在的,学者们不得不去获得合适的价格集,以保证资本存量的价值是一个可持续的价值量。但这些正确的“可持续性的价格”未知且不可知的。Solow于1986年发表声明指出在这类模型里,沿有效路径(如净现值最大化)以竞争市场价格测量的非下降的财富量确保可持续性。这种结果是错误的,因为只有在零折扣率情况下,该路径才是有效的。折扣率为正时,净现值最大化的消费路径是单调的先上升后下降。Pezzey表示在有限时期内,经济非可持续,但财富总量是上升的,因此消费量的最高水平可完全保持不变,但可能会少于当前的消费量,尽管财富总量是非下降的。此外,在有限时期以外的时间内使用保持总资本存量的政策不能保证可持续性,一旦采用该决策,消费必须马上下降。Asheim进一步发展了相关结论。这一观点对于绿色核算有一定的意义。Norgaard和Perrings都认为实际的财产权利等制度会使环境问题恶化而不是减少。Perrings反对在任何条件下对环境资源配售价格。
  许多环境研究者和环境经济学家认为对自然资源的任何定价都比不定价好。但Michael Common认为除非新价格是真正的可持续性的价格,否则,在被定下价格后,不同资源相对价格的转换将使一些比以前情况下容易获得的资源遭到过度开采。价格率是否在资源之间转换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可持续性更加重要。非市场定价方法如连续估价,有可能导致更有用的资源或物种的较高价格。这些资源对于维持生命并非是最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的压力将由更重要的资源反映出来。
  三、从总体角度看CTA在应用上的局限性
  CTA理论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性策略的主要理论基础,旨在提出较简单的原则和指标,帮政府和国际组织弥补可持续发展的模糊部分,并且快速地采取行动来实现发展的持续性。
  CTA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新古典经济学的内部角度看,应用可持续性资本理论会有实施困难。如:在制定策略时界定的可持续性是强可持续性还是弱可持续性?现实条件下人造资本和自然资本间的替代性具体如何?在衡量可持续性时,资源总量指标的估算标准是什么?如何制定“正确的”可持续性价格?在消费的有限替代条件下,有效的资本总量如何获得?等等一系列问题。从新古典经济学之外的角度分析可持续性资本理论,也会发现问题,如通过可持续性资本理论所获得的可持续性条件或指标必须是真实的。可持续性资本理论分析必须依靠一定的经济模型。但预测可持续性方面,可持续性资本理论暗含了一定的科学假设和价值判断。能否充分满足科学假设以及价值判断的标准不同都会影响可持续性资本理论的分析结果。可持续性资本理论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弥补其缺陷和不足。
  参考文献
  Asheim,Geir B.Unjust intergenerational allocations.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54.1991.350-371.
  Hartwick,John M.Substitution among exhaustible resources and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45.1978.347-354.
  Holling,C.S.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Annual Review of Ecological Systems 4.1973.1-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5-2 21:34 , Processed in 0.3895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