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1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理论] 怎样有效的导学

[复制链接]

2800

主题

2800

帖子

843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3:5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学如今在我校进行得如火如荼,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恰当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对知识的探究.这样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下面就如何恰当设计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1.坚持有效设计问题的原则
  我们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某一特定教学目的展开的,教学的中心是“传授知识,解决问题”,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激疑、集疑、释疑的过程,因此必须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提问时应注重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即实效原则,梯度原则.
  实效原则,课堂提问设计的实效性要针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不能超越学生知识、思维的实际水平,也不能使问题语言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否则课堂会造成停滞局面,达不到预期目的.
  梯度原则,从课堂教学整体上看,必须抓住教材、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根据学生认识水平与心理状态,科学地按一定梯度展开设问,提出的问题要按知识点难易级差从低到高逐层进行,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象进行回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   
  2.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问题的几种方式   
  一是激趣性的问题设计.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学生听来索然寡味.若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倒如:在立体几何里讲正四面体的性质时,教师就古埃及金字塔的神奇故事说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阶段兴趣就来了,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趣.  
  二是发散性的问题设计.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中设计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教学知识和方法,这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也有利于活跃课堂
  三.由旧知的变化引出矛盾来创设问题.这种方式相当有用,因为这最接近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例如:讲完函数的单调性,和学生一起画图,就可以引出极值的概念.
   3数学课堂问题有效性实施策略  
  课堂设计的问题目一定要斟酌,要提在点上,对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时更应慎重,要紧围绕着重点,及如何攻破难点提问题.  
  此外,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同学来回答,其 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思考时间;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应等待足够的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说明、补亢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而不至于打断他们的思路。   
  教师提出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特别是要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关键处提问。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的点拨,像疏通河道一样,把学生的思路理顺。总之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问在疑处,点在惑时,以达到引发认知兴趣,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导学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加强课堂提问艺术的修养十分重要,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能及时地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创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教”走向学生的“学”,倡导“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课堂答问便成了必然。事实上,由于教师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预设的问题不是太难就是太简单;不研究教材内容,不分析知识与问题之间的关联,预设的问题不能环环相扣、逐步推进,不能揭示知识发生过程;再加上教师不考虑提问的方式方法等等;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根本不知道怎样思考或怎样回答,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这样的问题,不但起不了好的效果,有时还误导学生,甚至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预设有效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5-13 17:59 , Processed in 0.3343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