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 浅谈中职卫校非中医专业《中医学基础》教学探索与实践

[复制链接]

4339

主题

434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0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1 19:0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文关键词:非中医专业 中医学基础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中医学基础》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涵盖了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针灸等多门学科。非中医专业的该门课程课时短、容量大。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效果,笔者结合该门课程和中职学生特点以及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浅抒己见。  
   一、中职学生特点及中医学学习现状  
  近几年,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下,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也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职学生整体素质普遍偏低,存在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目标不明确、没有进取心、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问题。在十多年的《中医学基础》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中职学生对中医知之甚少,再加上文言文阅读能力较低,使得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古文为载体的中医理论对大部分学生无异于“天书”,认为内容抽象深奥、枯燥无味,所以对该门课程产生了畏惧心理,提不起学习兴趣。
  二、《中医学基础》课程的特点  
  《中医学基础》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涵盖了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针灸等多门学科。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中医学基础》是非常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理解困难。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科学有较大的差异,中医理论基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所以对于一直以接受现代教育为主的中职学生来说,要理解几千年以前的学术思想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2)内容抽象、复杂,难于掌握。书中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一些无形的东西,学生无法想象和理解,而这些又是中医理论的基础,贯穿整个教材。(3)容易混淆。学生在学习中医藏象学说和西医解剖学时,很容易把两者的概念混淆,要么用西医的概念生搬硬套进中医的内容,要么就把中医的概念混入到西医中去,结果越学越糊涂。(4)文字难懂。由于中医历史悠久,教材中引入了一些《黄帝内经》和其他一些古典医籍中的原文,枯涩难懂,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再加上课时安排相对较少,短时间内要学习、理解、掌握如此高深的知识,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三、教学探索与实践  
  1.运用愉快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入门和获得成功之间的“牵引力”与“黏合剂”。所以让学生了解中医、热爱中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对于非中医专业学生来说,《中医学基础》不是一门重点课程,学生思想上往往不够重视,所以要让学生了解中医作为祖国的传统医学,有其特有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其康复、经络等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临床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所以学习这门课程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用中医理论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提高服务能力和科学水平,也是为了掌握养生的方法,提高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质量。学习是自身的需求,是兴趣使然。愉快教学法就是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对所学的知识能够高效地接受,并产生较强的记忆力。寓教于乐,并把课堂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从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把学习真正当成一件乐事。  
  2.明确教学目的,注重实用性。非中医专业《中医学基础》的教学目标不是为了培养通晓医理的中医专家,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疾病的中医临床诊断思维能力,以及对知识融合贯通和运用的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所学中医知识对专业技能进行补充,能够运用所学的中医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中医学基础》的教学不应以钻研理论,应对考试为目标,更应注重其知识的实用性。中医注重医患双方的互动性和方法的实用性、有效性,注重发挥整体功能的综合调节和协助人体自然康复的作用,强调因人施用、辩证施用,在诊疗、康复、养生等方面有很强的实用性。所以理论教学上应该以启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为目标,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其学习知识的可持续性,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可以通过自身实践来提高。不一定要求学生背会多少知识,关键在于掌握一种学习方法、一种学习态度,讲解不在多,而在精。
  3.简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中医学基础》的课时一般在40学时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把书中所包含的所有章节都详细、深入地讲解,是绝无可能的。我们反对“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上面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在下面听得枯燥无味、昏昏欲睡。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好这40学时呢?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精心的分析、梳理和归纳。对非中医专业学生来说,我们只要求他们掌握中医的基础学说理论,了解中医的思维方式,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足够了。所以我们要简化教学内容,基本概念要讲解清楚,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循序渐进。所谓重点,就是指教材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是系统学习的基础,是掌握中医精髓、通往中医学宝库的钥匙。所谓难点,就是指中医理论中比较抽象复杂的、学生容易感到困惑、难以理解的内容。对重点内容,要浓墨重彩,详细讲解;对于难点,宜深入浅出,结合通俗易懂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比如:在阴阳学说中应侧重讲解阴阳的属性及阴阳的相互关系;在五行学说中应侧重讲解五行的属性和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逻辑基础,以脏腑学说为核心,围绕着辩证论治这根主线展开教学。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收获最佳授课效果。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如果授课教师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式组织教学,肯定会使学生感到刻板单调、索然无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可根据每个章节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以新颖、直观的感觉。笔者在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收获了满意的效果。(1)引经据典法。中医是祖国几千年文明长河中的瑰宝,长久以来形成了其独特而经典的理论体系,而这些理论只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才会发扬光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引用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典故,帮助其理解、参悟中医理论的精髓。比如在讲解情志与五脏关系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当外来刺激过于强烈,超过人自身的调节能力,便可伤及五脏,导致疾病发生”的含义,可引用“为伊消得人憔悴”来说明“思为脾之志、思伤脾”;用范进中举的故事来说明“喜为心之志、喜伤心;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性格来说明“忧为肺之志,忧伤肺”。在讲“望诊”的时候,引用扁鹊望蔡桓公的故事来说明望色的意义,形象生动,学生印象深刻。(2)触类旁通法。“天人合一”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内容包含万象,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主张人要主动的适应自然环境,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入手,触类旁通的理解深奥的中医理论。比如在介绍六淫致病的特点时,让大家思考和讨论“为什么洗澡后吹风、上完体育课后或者季节变换的时候容易感冒”、“为什么南方人容易患风湿病”、“为什么冬天容易生冻疮”等,进而找出疾病发生的主要机制,掌握六淫致病的主要特点。(3)简单记忆法。中医学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单纯的机械性记忆,往往是事倍功半,效果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教授学生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这对提高学习效率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比如在讲授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时,教学生记住“木火土金水”,相邻之间是相生的关系,相隔之间是相克的关系,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讲麻黄汤的组成:甘草、麻黄、桂枝、杏仁时,把它记忆为“干妈贵姓”,既有趣,又容易记忆,学生很乐于接受。(4)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它具有文本、声音、动画及活动视频图像等丰富的教学形式,可以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的感官刺激,这样比较容易把中医学抽象、复杂的内容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尤其是在经络、舌诊、望色等章节,使用PPT多媒体教学,可以收到非常理想的效果,学生普遍反映形象生动、兴趣高、印象深,效果好,弥补了课时不足的缺陷。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职卫校非中医专业《中医基础学》的教学,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简化教材,突出重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实用性,力求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后,我将进一步致力于中医教学改革的研究,以使我们的教学方法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李豫鲁.从中医学的现状和困境论中医学的生存和发展[EB/OL].2010-11-17.  
  http://wenku.baidu.com/view/17d46c4769eae009581becdc.html  
  [2]黄岩松,潘国庆,罗清平.《中医学基础》课程难点与教学改革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1).  
  [3]潘卫英.中医学基础教学中愉快教学方式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6,3(19).  
  [4]刘璐,古继宝.PBL教学[J].教育与现代化,200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5-2 02:55 , Processed in 0.3265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