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8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理论] 简析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一技之长”

[复制链接]

2800

主题

2800

帖子

843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3:1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文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是指人的德、智、体、美诸方面正常、健全、自由和谐发展。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只提“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和谐发展”很少有人提。个体的“一技之长”往往被人们忽视。但是,人的“一技之长”,又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个体的特殊性的发展。事实证明,这种人的特殊性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在教育实践中,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一技之长”的辩证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全面发展;一技之长  
  一、全面发展的含义及认识误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第一,指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个人生产力的全面的、普遍的发展”“, 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全面发展的个人??也就是用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使自己先天的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这种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既表现为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又表现为人的才能和志趣的全面发展。第二,指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第三,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它意味着“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均匀地发展全部的特性”。第四,指人的自由发展,包括“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个人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等等。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诸方面正常、健全、和谐发展。学校不能只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美育和体育。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基础,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动力。使学生获得各种知识的同时,不能忘记健全人格的塑造,在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平均发展、均衡发展,更不等于学生学习成绩门门优秀。在未来社会中,全面发展并且学有所长的复合型人才,其社会适应性和生存竞争能力更强,发展潜力和成功几率也最大。学有所长,业有所专,人人有一技之长,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人的智力结构,通常有很大差异。学生不可能对每门学科都学得很好,或长于文史,或长于数理,或长于制作,或长于艺术,这是正常的情况。人无全才,如果只限于、忙于“补短”,则必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扬长”。“全面发展”不等于“统一规格”,求全责备有可能导致平庸。  
  二、“一技之长”含义  
  “一技之长”词典的解释是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一技之长”是个性发展的范畴,也即是能力发展的表现。现今社会里,大多数人都在靠自己的一技之长去换取需要的资源或物质,如熟知法律的律师,懂财务的会计,会推销自己的销售人员,美容技艺好的美容师,篮球打得好的篮球教练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技之长是人的社会价值的体现,学识不在博而在于精,什么都知道往往流于泛泛之谈(但也不排除少数博闻强识之人)。对于学生来说,“一技之长”是指在专业领域方面有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特长。如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有“说”的特长或有“写”的特长;学音乐艺术专业的。有“弹”的特长或“唱”、“跳”、“吹”、“拉”的特长等。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当今社会所呈现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和残酷。要想在当今社会有立足之地,掌握一技之长显得尤为重要。  
  (一)一技之长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难点。重视培养发挥学生个体的“一技之长”,对于不同专业发展的学生,应有不同的知识结构,重视学生在学科或某专业领域中某一方面的特长并加以引导和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提高。这是因为“人的能力具有个别差异的。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教育者只有了解各个学生能力的特点及其发展的水平,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引导学生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还因为“能力质的差异表现在各个人可能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表现在完成同一活动时不同的人可能以极不相同的能力结合为基础。”由于学生先天的秉赋参差不齐,后天的成长和接受事物的兴趣能力等也不尽相同。例如在学生中,可以看到明显地表现出音乐、美术、的才能,有的善于表演、唱歌,有的善于绘画,有的长于写作。有的在体育方面显露出突出的能力,有的有短跑、长跑的能力,有的有跳高、跳远等特殊能力,有的在几方面都很突出。如此等等,这就是学生在特殊能力上的个别差异。对于这些表现在某一学科领域里表现出来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就要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一技之长”潜力挖掘出来,使他们进一步发挥这种特长。这为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打下了基础。  
  (二)一技之长有利于学生求生存和发展。无数事实证明:社会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基本上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例如:艺术、体育等领域里单项突出有某一方面特长的,这样的出类拔萃的人才是举不胜举的。还有在其他领域里那些有“说”和“写”的特长,或者在理工、医、农等方面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毕业后都在各个行业脱颖而出。高职高专作为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本科教育具有不可比的劣势,但也有自已的优势。新时期的发展,对本科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对高职高专生而言,毕业就业的压力相对更大。然而,从近几年毕业就业的事实来看,那些具有一技之长的高职高专生,不仅成了用人单位的首选对象,而且有的已经在行政或事业单位工作了几年的也自动辞职,自己去创业发展了。事实证明,高职高专的教育教学要想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侧重培养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这样一种教学改革尝试,有利于学生自已的生存和发展。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一)家庭和学校一定要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找自己的兴趣点。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培养学生中的作用。  
  (二)学生在找准自己的兴趣点之后,就要确立目标,坚守信念。一旦发现自己的兴趣之所在,就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另外,即使一个人在某方面很有天赋,在学习一技之长的过程中遭遇困难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一定要坚守信念,不为困难和失败所击败,一如既往。中国台球神童丁俊辉从8岁半开始接触台球,13岁获亚洲邀请赛冠军,15岁获亚锦赛冠军,他改写了中国在亚运会台球项目上没有金牌的历史。台前瞩目的他在训练中惜时如金,坚持刻苦训练,每天的训练都要超过8小时。  (三)教师要科学引导学生,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培养一技之长的过程中,只有创新能让学生的一技之长向更高层次的一己之长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美国教育学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型教师在工作中必须遵循五个原则:“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观念;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给学生以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托兰斯的论述既从教育教学的具体工作角度指出了创造型教师的内涵,同时也说明了要非常重视培养学生个性学习观念和创造能力等重要性。这五个原则,值得我们教育者借鉴。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当今社会,大学生毕业以后就业难问题突出。我们不时看到有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到技校学技术的新闻。笔者认为不能将所学变为所用是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掌握一技之长的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一技之长之技也并非狭义上的技术和技能,而是将理论性的东西转化为具体应用能力的体现。  
  四、坚持全面发展与一技之长的和谐统一  
  《高等教育法》第四条指出“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五条又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高等教育法》的精神,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培养的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在当前大力探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及教学改革中,高职高专教学对侧重培养学生个体“学有专长”,在思想认识上,似乎还有些模糊。我想如果能正确理解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和胡锦涛同志在《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7月13日)精神,敢于和善于侧重培养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对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由个性”形成的基本条件。要使“自由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因为自由个性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如果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没有一定的全面性,那他就在发展上失去了选择个性和形成特长的条件,就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前提。没有人的基本素质的相对完整,个性及特长发展就会缺乏基础,就会失去平衡。这样的个性和特长发展,其结果就形成了畸形发展。对任何一个受教育者的发展来说,笔者认为,都应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个基础上,去争取个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明确地指出,“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  
  (二)全面发展与“一技之长”,是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统一发展。“一技之长”是个性发展的一个方面。要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不能只讲全面发展,不讲个性发展。全面发展不能代替个性发展,必须要坚持两者的和谐统一。基于这个观点,在强调进一步培养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时,也不能不顾一切,不讲全面发展,或者违背学习规律,主观唯心地偏科,去钻研某个学科的某一方面的知识。而是坚持在全面发展这个大前提下,顺应学习规律,在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学生的特长,健康地协调地发挥培养学生个体在学习专业知识中的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和优势。把学生自己学习中最大优势发挥出来,最大潜力挖掘出来,这就是全面发展与“一技之长”的本意。“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不断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离这“三个统一”的标准还相距很远。“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加上我国市场经济、人事就业制度等对教育的冲突诸多因素。我们不仅没有很好地达到这三个统一的美好愿望,甚至还存在影响制约人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因素。我们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敢于和善于侧重培养发挥学生个体的一技之长,坚持这两者的和谐统一,对高职高专生的成才和发展,无疑是大有收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5-16 21:36 , Processed in 0.6044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