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200|回复: 0

[其他相关]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刍议

  [复制链接]

496

主题

496

帖子

154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41
发表于 2014-1-24 17: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因此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的办学要求、培养模式、教学质量需要有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和区域的发展目标。本文通过分析,总结近十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办学特点,力求对该专业的发展规划提供借鉴,明确专业发展思路,以期提升本专业的办学质量。  关键词:专业特点;办学模式;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教育部于1998年设置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各高校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开设本专业的高校数量已由开设之初的32所,增加到现在的150多所。不同的学校经过各自的着力发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不同发展方向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1]。城镇体系建设、城市规划缺乏长远目标,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广大的乡镇地域甚至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亟须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和城乡规划技能的综合型人才[2],因此,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办学要求、培养模式、教学质量需要有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和区域的发展目标。
  一、专业特点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在地理学下开设的二级学科,故此专业具备地理学的基本学科特性,同时也具备规划类专业学科的特点。该专业方向强调了厚基础、宽口径的特色,办学的宗旨既要突出学科的综合性,又要体现出城乡规划特有的实践性[3]。在考虑自身学科背景和市场用人需求的基础上,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建设要适应社会需要,要培养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和规划科学等学科知识背景的应用型人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大多是由多个专业的合并调整或者老专业更名而来,具有较强的学科背景[4]。开办学校数量众多,专业特色鲜明,专业课程的设置突出强调了地理科学的背景,并补充了大量规划学的知识。
  设此专业的院校类型多样,有综合性院校、地质矿产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建筑工程类院校,同时也有财经类院校。
  各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专业发展基础和学科优势,对专业的教学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与改革,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区域经济建设对城镇体系、城市规划、区域规划的人才要求。
  二、主要办学模式
        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其在师资、科研等方面的优势,突出已有的特色,因而各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5]。依据办学特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主要分为测绘学派、地理学派、资源学派、规划学派等四个主流办学方向。
  (一)测绘学派
  把测绘学作为获取基础数据资料的主要手段,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较宽泛,既可从事测绘行业的相关部门工作,也可以专门从事城乡规划设计。
  (二)地理学派
  将地理学当前发展迅速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利用地理学的综合性特点,培养的学生具备地理学的理论知识、规划学的动手技能和良好的计算机操作和编程能力。
  (三)资源学派
  以资源环境理论知识为依托,结合城乡规划的内容,在资源环境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培养资源环境分析、评价、规划的专业型人才。
  (四)规划学派
  沿用了城市规划的工科培养模式,同时补充大量地理学的理科知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培养出的人才可以涉足国土规划、城镇规划、园林设计、城市规划等相关岗位。
  (五)其他
  一些工程类学校及经管类学校结合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的专业背景而形成具有明显交叉性特点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三、地理分布特点
        受院校合并和二级学院联合办学的影响,开办学校的统计口径不太一致,因此,开办此专业的院校数量不一,本文搜集到开办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院校有152所(港澳台地区不详,故没有计入总数)。从本专业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分布来看,专科开设的空间分布不均,在东部和中部分布较广,而在广大的西部地区数量较少,甚至在西部的个别省份没有设置这个专业。设置此专业高校数量最多的省份为江苏,相应的数目为16所,而在宁夏和青海则没有设置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高校。
  西部地区(西北,西南)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近57%,但相关专业的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不到21%,人才培养的分布格局不尽合理。
  四、办学建议
该专业在我国开设十多年来,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欠缺、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去向不明确等。高校不能回答诸如该专业培育什么样的人才、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人才培养如何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等问题。因此,培养专业学生,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教学质量,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
  (一)合理布局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口、资源、环境、城乡规划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城镇体系规划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乡镇地区尤为突出。在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迅速加快的当今时代,对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城乡规划、生态科学、管理科学等方面知识的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通过改革教学,办好这个专业对国家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规划不是一种理论上的规划,而是规划要素在空间上的科学合理的分布,是一种区域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实践科学。在广大西部地区,许多大型的规划包括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都由国内著名的规划机构来完成,而这些大型的规划团队往往都不是本土机构,由他们所作的规划并不能符合区域特色。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规划偏离了规划的根本目的,所作的规划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可操作性也不强。为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就需要壮大本土的规划队伍,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制定相关的规划策略,从而避免异地规划队伍制定规划时背离区域实际情况的种种弊端。
  限制高校之间专业的盲目扩大,限定区域的开设学校数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扶持西部的相关省份建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育和壮大本土的规划队伍,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通过规划来解决当前城市和村镇开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等建设的目标。
  (二)明确专业的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学科方向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能解决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及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非常多,也非常杂,既有地理学也有规划学众多的规划课程。但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什么都学、实际上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境遇,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本科教学的目的,忽略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而非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实际情况。应根据学校特色和师资状况,确定实践教学环节主干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性,加大实习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学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课程设置要为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作准备。
  (三)根据学校特色完善课程设置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学科方向,培养的大学生需要对区域的规划特点、对地理区划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能掌握大量当地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如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所开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更注重城市建设、土地及房地产市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创建、循环经济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而在西部地区高校开办的专业更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如山地生态保护、地质灾害勘察、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防治、资源环境调查、城镇建设等。
  从办学特色来讲,不同的学派办学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测绘学派应以数字城市、国土资源调查、资源环境管理与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地理学派应以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产业规划、生态保护与规划为发展重点;资源学派应以农业产业规划、新农村建设为特色;规划学派应以城镇体系规划、新农村规划、居住区规划、旅游规划为主要特色;经管类的学校必须发挥其在经济、管理上的优势,强化资源管理、房地产评估与管理能力的培养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0898-66661599    站长联系QQ:7123767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jtche.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3-29 05:36 , Processed in 1.04042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校园招聘信息

© 2001-2020 魅优论文范文网校园招聘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