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057|回复: 0

[社会文化] 试析从我国传统文化角度谈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

[复制链接]

5154

主题

515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566
发表于 2014-4-17 15: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文关键词:社会工作 价值观 本土化 传统文化
  论文摘要:在社会工作本土化工作中,价值观的本土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社会工作是一门价值性非常强的专业。如果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来融合社会工作价值观中的平等、博爱思想,人道主义思想,社会福利等核心思想观念,并在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研究、学校教育、大众教化和社会工作实务等方面加以应用和不断完善,那么社会工作事业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于一些特珠的价值观,例如服从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容易造成“伦理困境”的价值观,在本土化过程中,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绪论
    1. 1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含义
    专业的社会工作产生于西方国家,为了让这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我们必须跨越中西文化和社会制度存在差异的栅栏,对它进行本土化的改造,使其适应我国的文化背景和现实国情。社会工作本土化最早是在1971年的联合国第五次国际社会工作培训调查时提出来的,其定义为“将社会工作功能和教育与某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过程”。Walton和Abo Elnas:将社会工作本土化分成三个阶段1)引进阶段。在这个阶段,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模式,很少考虑本国的文化、经济差异以及西方的社会工作模式是否在本国适用。(2)本土化阶段。在这个阶段,直接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知识带来的不良后果开始显现,引进国家开始意识到,有必要修正西方社会工作模式中的某些概念,以使其适用于本国的价值观,满足本国的需要,解决本国的问题。(3)扎根阶段。即按照本国的环境和制度来重新组织社会工作职业的方方面面。如果“根据这一理论,我国正处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初期”。可见,我国的社会工作本土化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1.2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机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例如大批工人下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弱势群体不断增加,城市中的农民工问题等。这些社会问题有些正是当初西方国家出现社会工作的社会基础。现在,当我们国家大量出现这些社会问题的时候,正说明我们发展社会工作事业具备了一定的社会需求。而且,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城乡居民生活由温饱迈向小康,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基本需要内容与层次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发展社会工作符合社会的需要层次。更可喜的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间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而且,在2008年结束的“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这一重点内容普遍关注并热议纷纷。他们认为政府应当加大对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培养。这些都是社会工作发展以及进行本土化的机遇,而且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好的时机,大力加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尽早完成社会工作在我国的本土化。
    1.3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
    要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笔者认为首先要对其专业的价值观进行本土化。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价值观念很强的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从事专业实践活动和服务活动的精神动力。很少有一个专业会像社会工作如此注重价值观的讨论和内化。美国学者普姆弗莉(Pumphrey)就认为:社会工作是一个“heavily value laden profession"(满载价值的专业),高登斯坦(Goldstein )也把社会工作者描述为“满载价值的个人”,这都形象地说明了社会工作专业与其价值观的密切联系。如果我们能够首先实现社会工作价值观在我国的本土化,那么这对于推进整个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将大有裨益。
  2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欧洲工业革命时期,许多社会问题开始出现,例如工人大量失业、贫困人口增加等等。为了保护孤儿,照顾寡妇,帮助老弱病残者,深受古希腊、古罗马和希伯来时期接济穷人思想影响的社会和宗教人士开始举行慈善活动。随后在基督教的平等、博爱思想和人道主义,社会福利观念等思想的影响下,社会工作价值观基本形成。当然,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绝不仅是这三个部分,但无疑它们是最重要的,它们是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源泉和土壤,为社会工作应对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指导方法。
  3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类似价值观念
    作为一种专业的本质属性,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尽管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国情区别于西方国家,但在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不受任何文化价值观影响的共享部分。这部分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是超出国界和意识形态之上的。因此,在引进社会工作专业制度的同时,必须寻求其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契合。我们看到,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直接系统地孕育出社会工作的价值思想,但是以上各种相关价值观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基本上都能找到充足的诊释和归宿,如我国的先哲们在几千年前就意识到了这点,提出“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正是博爱观最直接的体现。“不教而杀之谓虐”(《论语·尧曰》),则直接反映了我们现在口头上说的以人为本;还有“民者,君子本也”(《春秋毅梁传·桓公十四年》)等,这些思想集中充分地反映了古代以人为本,崇尚人道思想的价值观念。我国古代并没有系统性的关于社会福利的记载,但是很多观点表明了当时已经开始有了对弱势群体给予救济,实施惠民政策的思想。例如:“凡天下疲瘾残疾,悍独鳄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告者也”(《正蒙·乾称篇》);“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西铭》)等。

    传统文化保持着巨大的发展惯性,现代的文化整合中的纵向整合也“主要是通过对本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吸收、融合而实现文化传承和发展”。既然社会工作主要的价值思想完全可以在我国的文化中找到归宿,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其进行吸收、同化,以推进我国的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
    4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具体对策
    笔者认为,对于能够直接吸收、同化的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利用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吸收、同化;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不能吸收、同化的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要根据本国的现实和国情需要给予改造、继承,以便建构我国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体系。即“首先需要熟悉、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以加深和拓宽我们对社会工作理念、价值、学说、意义等方面的认识;其次,需要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积极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适合我国实际的社会工作理论。”
    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来促进、完善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
    4. 1理论的创新和完善
    理论研究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著名社会工作学者雷洁琼就曾经指出,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缺乏扎实的学术基础、尤其是缺乏适合国情、社情并能有效指导中国社会实践的专业理论。
    首先,从总体上看,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归宿”。因此,理论工作者要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相联系的那部分进行深人的研究,把这部分知识进行分解,形成若干个小的“单位”,然后与西方社会工作中的若干个“单位的价值观进行组合、配对。就像生物学上的基因重组那样。例如平等、博爱等思想,就可以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佛教等思想中的相关价值观进行组合。能够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表述的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最好附加与其相似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以加深我国社会工作主体对这些价值观的理解。当西方社会工作的主体价值观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价值观的组合工作完成以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价值观架构雏形就会初步显现。
    其次,要从我国传统和主流文化里挖掘相关价值观念来继续修补和完善这一架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需要借鉴和创新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务和助人理念,在领悟当代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与发展”,直到形成一个体系。其中,对形成“伦理困境”的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改造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4. 2大众教化和学校的教育方面引人传统文化因素
    文化影响在对象上具有普遍性。我们要以有利于实现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为目的,以我国的传统文化为工具,对人民大众和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学生们进行广泛、深人的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因为任何人的言行背后都隐藏着相应的价值和文化系统,缺乏对这一相应系统的认识,别说是深层理解,恐怕连基本的沟通都有问题。
    4. 2. 1学校教育
    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学生是我国未来的社会工作者群体,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载体”。利用传统文对他们进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教育,不仅可以使他们更好、更快地实现对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掌握和内化,而且还可以促进他们将这些价值观与我国国情结合起来,更好地应用于我国的社会工作实践中,以便检验、发展和完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加快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完成。通过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思想的时候,都感觉到陌生乏味,原因是他们对西方的这些社会工作价值观了解的很少。大部分同学只是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了解了一部分基督教和人道主义思想,而且还很片面。但是对于我国的相关传统价值观,同学们的熟悉程度明显要高于西方的那些社会工作价值思想。因为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几乎无时无刻不处于这种文化的影响之下。所以,学生在学习社会工作价值观时,可以考虑同时学习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工作价值思想,以此来加深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理解。
   4. 2. 2大众教化
    对于人民大众这一潜在的案主群体来说,我们更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来对他们进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宣传。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利用传统文化这一媒介使他们更易于了解和接受社会工作的相关价值观念,从而提高全社会对社会工作这一新兴专业的认知度和接受性;还因为社会工作是案主和工作者双方共同的工作,如果只有社会工作者一方接受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而案主不认可,那么工作者则很难建立起社会工作关系,社会工作也不会很好地开展下去。“受助者并不是被动地、消极的‘接受者’,其自身也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合作来配合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受助者也是行动的主体。例如,在西方国家,人们一旦出现问题,会主动向社会工作者求助。而在我国,由于受到“家丑不可外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不愿主动向社会工作者求助。所以,让人民大众接受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可以更好地推进社会工作价值观直至该专业的本土化。目前,“社会工作”一词一般只出现在学术期刊、学术著作中,而在大众化的传媒如报纸、杂志、电视上却并不多见。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多作些努力,对社会工作进行广泛而深人的宣传,扩大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让人民大众了解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例如,在2008年四川汉川地震发生后,很多地方都组织了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到灾区去为那些在地震中受到伤害,心理留下了创伤的问题人员作心理辅导,而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社会工作事业的机会。我国的社会工作者完全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到灾区去,到人民群众中间去做些事情。社会工作者在为灾区抗震救灾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会自然而然地将社会工作专业的相关思想传播出去。
    4. 3社会工作实务的本土化
    我国的社会工作实务,其对象必然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果要使社会工作实务顺利地开展下去,实务工作者必须对此有充分的了解,要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来更加高效地开展这一工作,以推进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关服务和助人理念的整合。我们应该让每个接触过社会工作服务的人都体会到浓厚的中国文化,而不是对国外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生涩套用。
    我们在发挥社会工作价值观对社会工作实务指导作用的时候,应当充分注意和利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传统文化要素,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有一些价值观,尤其是实务层面的价值观,也许会受到文化处境的影响,而必须由本地社会工作专业去共同作出反思及建构”。例如,云南金碧社区的戒毒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一反普通的专业组织戒毒模式,巧妙地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至爱亲情的价值观念”、“仁爱和无私的奉献的精神”等价值观发展出“真心、爱心、耐心、信心、心换心”这一“五心”工程戒毒模式,让吸毒人员在“家庭式”的温暖环境中实现戒毒目标川。这种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很好地把社会工作价值观和我国的传统文化结合了起来,具有典型的本土化社会工作实务特征。“对于社会工作者而言,现实中并不存在解决问题的固定公式,一切都需要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所遵从的价值观念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真正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能经受社会工作实务检验的价值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从根本上讲,形成这种价值观也正是我们进行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工作的目的所在。
  5对部分特殊价值观的思考
  有一些特殊的价值观,我们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以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体系。这些价值观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5. 1服从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观
    在西方社会中,社会工作与资产阶级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其价值观也必定与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虽然“民族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整合主要应该是一种横向整合,即通过全面借鉴先进民族的现代文化,构建起以多元互补、综合创新为内涵的新文化。可是,就像达伦多夫所认为的那样:一个社会的价值系统,在任何时候都是出于统治的需要而强加于社会成员之上的。故而我们不会无视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服务的价值观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我们要看到这些价值观背后所服务的资本主义的经济生产活动,要批判地继承。例如:社会工作强调“人的价值”,认为“人是有潜能的”。在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里,它主要是为资本家追求更多的利润服务的,“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就像是生产工具、劳动象一样,要求其具有能满足他人需要的有用性,从金钱角度或劳动产品的价值角度去衡量人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对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及民主的价值观进行批判,要赋予它们以实质性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 2导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我国,都会形成“伦理困境”的一些价值观。如“个人的尊严与价值”,既要求尊重案主的隐私权,又要求保护第三方不受伤害。另一类是在西方国家不会形成“伦理困境”,可是在我国会导致“伦理困境”的发生的相关价值观。如“案主自决”。因为“……社工原则,当运用到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服务对象时,显然会出现一些文化上的冲突。如有些服务对象会很在乎与其社群的关系,或者有太多的承担,在他的生命中关系或顾及他人是最重要的,甚至把关注他人及社会视为一种道德实践。”对于第一类价值观,我们要借鉴西方国家好的做法,利用已经形成的对道德困境的处理原则,对它进行改造。例如Loewen-bery&Dolggoff认为,在面对道德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遵守如下原则:选取相对成本较低的方法,保护所有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保护社会整体利益,保护当事人权利和促进其福利,采用伤害最小、永久性伤害最小、即使伤害最有可能恢复的方法。
    而对于第二类价值观,我们则可以视情况予以适当保留。例如“案主自决”,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让案主自己作出决定。而当遇到特殊情况,案主无法作出决定,或倾向于作出危害他人或社会的决定时,我们就不可以完全依赖于“案主自决”。总之,就像周永新曾经指出的那样:“中国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念在本质上虽有分别,但两者也非互相排斥。  
“中国社会工作需采用拿来主义,把握外来的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行为守则、道德困境和应对策略,也要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助人理念、总结中国特色的助人模式。”我们要在传统价值观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寻找契合点,关键是必须满足国情需要、必须满足社会工作实践的需要。
  6结论
    改革开放不仅给我国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造成了诸多社会问题的滋生与恶化,例如:贫富分化严重、公共安全突出、老年人问题、青少年问题、艾滋病问题、犯罪与暴力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必须用新的应对机制来解决,因为传统的办法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西方社会工作制度和方法在这方面的实践效果。所以,在引人社会工作方法以后,我们不能无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及其影响力,更不能把西方的社会工作视为灵丹妙药而生搬硬套。而是应该主动地寻找一把合适的钥匙,这才是我们探讨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建构的意义之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4-19 02:31 , Processed in 0.03954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