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理论] 谈谈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

[复制链接]

2800

主题

2800

帖子

843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8:3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数学课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现行数学课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更注重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更新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悟、发现、思考、创新。下面结合数学课特点,谈一下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
        一.准确把握新课改要求,更新观念,优化课堂教学
        1.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观,树立新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给学生足够的展示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是学生的朋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为实现以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2.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确立了“自主、互助学习型小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很好的运用了这一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质疑、自己解答,遇到问题先自己考虑,然后组内讨论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有老师指导解决,这样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改变了数学课原来那种“课上讲例题,课后做练习”的一切依赖老师、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为了发挥群体的力量,加强了集体备课,其目的在于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之间平等交流、共同探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实现了教师知识经验的资源共享。
        二.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数学课教学、培养自学和创新能力
        1.调动学习主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工作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教是主导、学是主体,教是为了学。教师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知、情、意和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地发挥。为此,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让学生“动”起来,以调动和发挥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让学生的脑动起来,“多思”。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第二,让学生的口动起来,“多说”。即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习中的问题敢于陈述己见,展开讨论,以开拓思路、活跃气氛。实际上,学生准备发言的过程,也就是思考、运用、巩固、拓宽教材知识的过程。
        第三,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多做”。即鼓励学生勤做学习笔记,写预习提纲,编制试题,动手解答,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所谓“不动墨笔不读书”。教师要在课前安排预习,课堂督促笔记,课后布置适当的练习,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自己编写试题,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2.课堂生动活泼,加强教学的情趣性。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数学理论本身抽象性、逻辑性很强,教师在教学中更要讲究授课的艺术,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和主观能动性。
        第一,语言表达要生动幽默。教师在讲授概念、定理时,语言表达切忌平铺直叙,“风平浪静”,而应有抑扬顿挫,要生动形象。  第三,教学手段应多种多样。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兴趣,教师应采用录音录像、幻灯投影等多媒体教学,还可以通过看图解意,图表分析、实物实验等方法,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让学生在听、看、思、说、演多种器官的并用中,学懂、记牢、运用数学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4-26 06:29 , Processed in 0.0431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