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5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统文化] 浅论传统文化:和谐社会的基础

[复制链接]

5154

主题

515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5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4:2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文关键词:传统;关系;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中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力,支配和影响着中华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潜移默化和激励、鼓舞人们进步的积极作用,是推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一、传统文化蕴涵的和谐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的一个核心思想。它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在生态问题上最经典的智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古老而科学的原则,是我国哲学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传统,有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意思是说:尧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君就在于他能效法天。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也以“仁”待物,即所谓“推已及人”、“成物成已”,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强调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荀子对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更是有一段名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是作为一个明确的文化思想,“天人合一”则是由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最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他认为,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天人协调,主张穷理尽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完成人道,实现天道,最终达到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到王阳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达到其高峰,用更精密、细致的理论,把“天人”关系的诠释做到了真正的所谓“合一”,“我心便是宇宙”、“心外无物”。这时的“天”已经不是物质意义上的天,而只是人的思想的向外延伸,不是人与天合,而是天与人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是相通的。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可以说”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
  “人际和谐”思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传统文化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创造“人和”的人际,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以孔孟为代表的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准则和建设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孔子提出过“和为贵”的观点,并将“仁”作为其的核心,其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儒家认为“仁”是“义”的基础,“义”是“仁”的阐发,而“仁义”又是通过“礼”也就是一种规范来实现的。仁爱,在历史上,有儒家由亲亲而生出的差等之爱,也有墨家的由人及己的无差等之爱,更有如洪秀全等农民领袖提出的“天下女子皆为姐妹,男子皆为兄弟”的“宗教”式博爱。孟子指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写到“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给人们描绘出了一幅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和谐社会。荀子首先使用了“正义”这个词,并且从制度建构的角度把“正义”提高到了治国策略的高度。
中国古代中还有关于公平正义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关于“义”的学说中。我国传统上的“信”,在儒家学说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信”乃是用以学生的文、行、忠、信之一,也是仁者的恭、宽、信、敏、惠五行之一。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从而创造和谐人际。他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其意是说保持和谐而不结党营私,行为庄重而不与他人争执,善于团结别人而不搞小团体,才称得上君子。“和谐”作为一种崇高的理想和追求目标,始终引导着中华的志士仁人追求以人际和谐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发展目标,在许多思想家的著作中,都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的追求和美好的模式。
  “邻邦和谐”思想。在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上,传统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平共处、亲密友好。因为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独特性文化的存在,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长处,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通的,在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追求和谐的思想,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和吸收。《尚书·尧典》说:“百姓昭苏,协和万邦。”主张万邦团结,和睦共处。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主张以文德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孟子提出“仁者无敌”,主张“以德服人”。汉时的“和亲”政策尤其是“昭君出塞”,三国时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唐时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人藏,都是“以德服人”、提倡王道、反对霸道的典范,成为千古佳话。把“和谐”作为处理邻邦矛盾的一种方法,也是应该肯定的。对抗、斗争乃至发动战争,是处理矛盾的一种方法;和缓、和解,也是处理矛盾的一种方法。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这两种方法都有人研究过并有不少精彩的论述,但是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是“和为贵”、“求同存异”的观念和方法。孔子甚至把是否以“和”来处理矛盾作为判定“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他在《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事实上,在处理矛盾时一概排斥斗争是不现实的,甚至是错误的,行不通的;在矛盾中求得和顺或和谐,作为处理矛盾的一种方法,是有道理的,也是可取的。这一思想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渊源。
  “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本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纵观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确立,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和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的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展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相参”。考察事物,明辨,既要“上揆之天”,“下察之地”,还要“中考之人”,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传统思想,强调人把主体的伦常和情感灌注于“天道”,并将其人格化,使其成为主体意识的对象化和外在体现,“天”成了理性和的化身。封建帝王宣称的“奉天承运”,起义农民坚持的“替天行道”,不过是这种思维格局和状态的不同衍射而已。从表面看,是人按天意在“承运”、在“行道”。但在实际上,“天”却成了人们实现道德理想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天人之间,人为主导,人是目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人既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在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中,经济社会发展是手段,而人的发展是目的。强调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和谐的基础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目标,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党的一个奋斗目标,表明中国共产党汲取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决心,也说明中国共产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将自己的执政纲领贴近亿万人民群众的生活理想和美好的价值追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因为和谐文化不仅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的和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更主要的是通过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铸造人的思想灵魂、人的价值取向和人的思维方式。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中的和谐思想观念,这一思想观念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深深影响着中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和为贵”)则与根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的哲学基础。
  
  三、和谐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
  
  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一定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发挥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正确处理、资源、、发展四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特别是增长方式要实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向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增长方式转变,反对短期行为,坚持可持续发展问题;要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把科学发展作为一个重要原则,要更加注重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资源,特别是“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这一古老的哲学命题与当代的“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之间有着内在的契合,它既可以给“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提供某种理论支撑,又可以给生态哲学、生态科学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料。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就反对滥捕滥猎、破坏生态平衡。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化和无限制的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更有着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现实意义。
  我国改革的实质是对人们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表达公开化、利益冲突尖锐化的局面。实现社会稳定发展一定要解决好社会发展的和谐问题,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用和谐促进发展,用发展促进和谐;必须要解决好社会关系的和谐问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坚持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稳定压倒一切,和谐高于一切。利益矛盾,是现阶段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特点和突出表现,在改革的攻坚期、社会的转型期,表达不同利益诉求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会增多。这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对于这些矛盾,宜疏不宜堵、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宜顺不宜逆,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来解决,防止个别问题群体化、简单问题复杂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内部问题社会化、局部问题扩大化。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在分歧中求协调、在差异中求一致、在对立中求妥协、在冲突中求共存,坚持顾全大局、互相协商、合理分配、普遍受益、改革成果与改革代价共同承受的原则,努力寻求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最佳结合点,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崇尚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之一,构建和谐社会,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尽心出力,同时要求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支持改革、理解社会、顾及长远、心平气和、自觉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5-4 22:08 , Processed in 0.0942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