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0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伦理道德] 和谐诉求:道德文化传统基础上的人格构筑

[复制链接]

310

主题

310

帖子

9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21:2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文关键词】道德文化 道德人格 个人 社会 和谐
  【论文摘要】道德文化影响着道德人格的塑造。本文从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解读中,探求了道德人格构筑的动力源,阐释了和谐诉求在道德人格构筑中所起的根本性作用。
  “文化塑造个体的人格,这种塑造作用在个体人格形成的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其实质是个体接受文化影响的过程。”[1]道德文化同样对道德人格的塑造发挥着作用,在道德人格的构筑过程中,个体对道德文化的接受是能动地接受,道德文化以和谐为底蕴,个体的道德人格构筑是建立在自身和谐追求的基础上的。
  一、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诉求顺应了道德人格的社会化文化特征,凸现出道德人格的核心价值
  人格,是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价值观、人生态度和气质等的总和,道德人格体现的是人格中的道德内涵,表现了行为主体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道德人格与道德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承继关系,道德人格根植于道德文化的深厚基础上,这使得道德文化造就了道德人格的主体核心内容,道德人格的价值取向中处处显示出道德文化的价值标向。从中华文化的传承性上去透视,道德文化传统与中华文化传统一脉相承,“从本质的角度来看,所谓中华文化传统,就是指中国文化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动力或基本指导思想,也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价值观和终极关怀。”[2]这种基本价值观就是道德文化传统的价值内核,即以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为核心。
  (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道德人格的内容核心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来强调集体意识,对个体意识基本持忽略的态度,社会性要远远地重于个体性,反映在道德文化中,我国的道德文化始终以国家大于家族,家族大于个人为价值导向,对一个人的道德评判要看他是否与国家、与社会相融。这使得在传统道德文化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道德人格,其价值取向鲜明地凝聚着社会趋向的特点,社会责任感成为道德人格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道德人格的成长和塑造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和谐诉求成为人格构成方向的主导,个体对国家、对社会及对他人的和谐认同大于对自身个体性的强化。在这样的道德人格价值导向中,社会性淹没了个体性试图突出的主体倾向,或者个体性的一部分自觉自愿地被社会性所融没,由此决定了道德人格的社会评价性标杆。
  道德人格所蕴含的这种文化价值,直接体现为群体意识对个体意识的覆盖和占据,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成为道德人格的内容核心,“公”大于“私”永远都是道德人格是否高尚的主要评价标准。
  (二)个人对社会的趋同性反映道德人格的价值核心
  我国传统道德文化对个体的社会化要求体现在立人之本的规定性上。仁、义、礼、智、信作为基本的立人之本,完成了对道德价值核心的体认。道德人格的构筑要从基本的立人之本做起,道德人格的塑造所必需的个体的独立人格意识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可见,道德人格的价值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所聚焦的忠信,忠信体现出两个层面的和谐诉求。一是对国君对国家,一是对朋友对大众。
  这一道德人格的价值核心直接表露出对道德文化的传承和体认。人们交往中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传统文化得以显现的平台,在人际关系中所发展起来的道德人格,则是传统道德文化展现的平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人格,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道德人格,都体现着“忠信”这一价值核心,对国家对大众的关怀,使他们“心怀天下”、“先人后己”的道德人格,成为践行我国传统文化中“舍己利人”、“天下平和”的价值理念的代表者,这种道德人格中个人对社会的趋同性取向,以“天下平和”为落脚点,在最高的价值层面上直接表现出与道德文化内涵的不谋而合。
  (三)个人对社会的附着心理蕴含着道德人格的文化核心
  道德人格的产生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带有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烙印。我国的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统一性和集体性。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道德人格中,含有浓重的个人对社会的附着心理,这是儒家所倡导的理想的道德人格。
  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人格,不主张个体的主体性倾向,但允许个体性的存在,其主要体现,在于它为了维护统一性和集体性所付出的坚持性上。因此,为了道德理想而牺牲和奉献,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人格个性化特色认同的基本前提。在这一前提下,牺牲和奉献的程度越高,其道德人格的个性化特色也就越强,道德人格也就越受推崇。因此,带有强烈的奉献意识,甘愿为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成为道德人格价值核心辐射下倍受推崇的价值观念。
  这个意义上的道德人格的个性化特色,其实还是个人对社会的附着心理在起作用,被“天下平和”的道德文化所包容,在社会性框架下完成个体个性化的驰骋。
  二、个人与他人的和谐诉求体现出泛人性化道德文化趋向,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实现了道德人格的建构模式
  “和”作为我国的传统道德文化,讲求的是对他人的关心和态度,追求与他人关系的和谐是构建道德人格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伦理道德的主体框架下,我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也是以“和”为重要内容,鼓励人们去追求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因此,在“人和”的传统道德文化基础之上的道德人格的构筑,必然要依赖于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关系,表现出浓重的人文色彩。  
  (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关注是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关系走向,渗透着道德人格中以观照他人为视角的道德文化生命意识
  道德人格的发展和塑造,是在保持个人真实性的基础上,对人的理想状态进行不懈追求中完成的。我国道德文化中具有“人文关怀”的道德情怀,重视人的生存和发展、抵制物欲转而关注人性的需求和满足,一直是道德文化产生的牢固基础。
  孟子的“民生思想”宏伟博大,印刻着对生命意识的关注和推崇,其道德人格的塑成中始终注入着关心他人的人文情怀。孔子的“仁爱思想”则明确了“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要求个人如何利他、爱人[3]的个体伦理,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要求直接指向个体与他人和谐关系的核心,作出了对生命意识道德伦理层面上的阐述,强调了道德人格的塑造必须以关注他人的情感感受和生命形态为切入点,建构起个体与他人的和谐关系走向。
  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以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关系为伦理根基,赋予了道德人格人性化的生命意识色彩。从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入手,以生命观照为视角考察道德人格的建构,其泛生命化的道德文化特征强大而突出。
  (二)个人通过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建立起“镜像自我”的途径,显现出道德人格中以尽善尽美为境界追求的道德文化目标底蕴
  “一切人格的终极目的皆是要达到一种自我的圆满之境和自我实现的境界。”[4]道德人格的追求目标也是如此。人们坚持不懈地追求着道德人格的完善和丰满,为了努力向道德人格的完美化方向发展,不仅要在内心反复审视着与自身理想的道德人格相契合的言行,而且还要通过他人的反应和评价来对照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恰当,以便及时加以更正,这都是道德人格中追求完美的表现方式。
  而在通过“镜像自我”实现道德人格完善化的途径上,需要个人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使“镜像自我”的途径起到真实有效的作用。曾子说过:“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仁”是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人格的核心,朋友在辅“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友”来“辅仁”,就带有了通过“镜像自我”实现道德人格完善化的意味。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力求完美的追求意识,传统道德文化中也注入了尽善尽美的目标底蕴,建立起“镜像自我”的途径,与他人的和谐相处,都是与这一目标底蕴紧密相连的。
  (三)追求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和谐,彰明了道德人格中以“忠义”为核心内容的道德文化人伦情结
  我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以伦理道德为主体,人伦情结在文化主体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三字经》中提到的“兄则友、弟则恭、君则敬、臣则忠”,指的是以“忠义”为核心内容的传统道德视野中的人伦关系。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把“仁”视为道德人格的核心,当作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原则。何谓“仁”?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就是“克己复礼”。可见,“礼”是构成“仁”的基础,而礼法的尺度最主要的是对君臣、父子、兄长、夫妇、朋友之间人伦关系的界定,而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法约束指向的则是“和”的境界。可以说,对人伦关系的理顺以“和”为标准,理顺的程度代表着道德人格的高下有别。“和”在人伦关系上体现的程度越高,道德人格也就越高尚。从这个角度去审视,道德人格以个体的对外行为作为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个体注重的是对伦理道德的信奉和遵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对个人与他人和谐度的追求和提高。
三、个人自身的和谐诉求折射出道德人格的“和而不同”的道德文化特征,驱动道德人格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道德文化重的是质感,是厚重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力量的和谐统一。道德人格呈现的是“和而不同”的文化形态,承袭了“和谐统一”为特征的道德文化。道德人格的塑造与提高直接取决于个体对自身和谐追求的强度和层次。注重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境界是个体自身和谐的解决途径。
  (一)纳于“和而不同”道德文化特征之中的道德人格构建以个人自身的和谐诉求为动力源
  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见利思义”和“以理制欲”表明了在精神与物质的取舍上,精神永远要高于物质,对精神世界的坚守和信崇,使注重道德人格的培塑和提升成为个体重要的精神需求。与此相应,如何达到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与社会的和谐一致,成为个体自身强烈的和谐诉求,从初始的和谐诉求到诉求的阶段性满足,再从更高阶段的和谐诉求到更深层次的满足,如此阶梯式的更进,推动着道德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在和谐诉求的不断满足中所完成的道德人格构建渗透着“和而不同”的道德文化特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默认的是社会性为主导,个性化与社会性兼具的道德人格形态世界。君子的道德人格因为各自的个性化色彩而“不同”,而这样的“不同”又在“和”的基础上得到统一,这使得道德人格的个性化色彩,完全可以在大众道德人格共同具有的社会化特征所搭建的框架下得以展现。  
  (二)道德人格的提高和升华主要以道德修养为路径依赖
  “以德性主义人性论为主流,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明显特点”[5],“人性论的这一特点,成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关于人可以为善、可以教而为善的心理根据,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道德修养论的发达。”[5]这为通过道德修养达到道德人格的提高与完善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是“温、良、恭、俭、让”,在道德人格的形成上重要的是做到不“欲”,也就是不要心存贪欲。但“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如何才能克制和杜绝贪欲,那就需要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通过“俭”即节制来进行。“节制”务必要达到这样的层次,人在必然会存在的欲望面前,“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克服了人所面临的“欲”的问题,就扫除了提高道德人格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正是因为认识到通过道德修养可以提升道德人格,儒家表现出对道德修养的充分肯定和重视,赋予了道德修养艰苦的过程论内涵,认为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它需要不断地磨练和坚持,经历的磨练越多,坚持得越久,就越接近道德人格的完善。我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和合”,而道德修养的目标则是“修己安人”,其中谙含着“和合”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道德修养的途径得以提高的道德人格,也表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特征和本质。
  (三)“和而不同”透视出“和”为基础的道德人格发展的审美理念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以美与善的结合为特征,而“善”是道德人格的主要构成元素。从审美的角度看,道德人格折射出道德文化“和”与“善”为特质的美学理念。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善”的触接点很多。拼搏奋进、不畏艰苦、追求完美以及仁爱、宽容等等,都可以称得上“善”。“善”中蕴含着“和”,体现了个体自身的和谐,个体与他人的和谐,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尽显美的内涵和意蕴。传统道德文化中“天人合一”、“个人相融于社会”的整体美,以及坚韧磨砺、百折不挠的个性美,融合了道德人格发展中的不同形态。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楚国屈原的“愤而投江”,无不显示出积极励进、以国为先的高尚道德人格。他们的道德人格之所以呈现出美的形态,主要是由于其道德人格中充满着以“善”为主导,以“和”为基础的道德因子。正因为如此,尽管道德人格中所体现出来的“和”形态各异,但都充溢着美的道德文化特质。
  参考文献:
  [1]马前锋,孔克勤.文化与人格:心理人类学的解释[J].心理科学, 2006(6): 1519.
  [2]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6: (219).
  [3]吴国盛编著.社会转型中的应用伦理[M].华夏出版社, 2004: 202.
  [4][美]卡尔文·S·霍尔,沃农·J·诺德拜合著,张月译,荣格心理学纲要[M].黄河文艺出版社, 1987: 48.
  [5]朱贻庭主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5-2 21:17 , Processed in 0.35927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