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7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传播学] 手机报的新闻传播学特征及其发展问题浅谈

[复制链接]

5154

主题

515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5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10:1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张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以来,手机报已成为近年 来中国报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 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当天的新闻。它的实质是 最新电信增值业务和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通常认 为,手机报的鼎盛时期将会在3G时代全面来临后展现。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手机报的传播手段更加方便、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实际上也带来了传播频率的增加和传播 内容的扩大。随着新闻渠道的畅通,新市场的出现,以 及同行业竞争压力的增大,各家报纸对手机报的青睐就 不难想象了。然而从整个传媒生态链条来看,手机报与 传统媒体还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二者的关系不是替 代,而是并行发展;手机报拥有了更为坚定的生存基 础,传统媒体也因此开拓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一、手机报的学特征     每一种新的传播形态的产生都与当时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手机媒体在当代的出现首先得益于通信技术、 计算机与网络的发展,而手机报以短短三四年时间在全 国遍地开花的惊人发展速度则说明其满足了消费者对信 息产品系统化、个性化的需求。传播学者施拉姆曾经提出对信息选择与否的或然率公式:信息选择的或然率=报偿 的保证/费力的程度。从该公式可以看到手机报在当今 的盛行有其必然因素。笔者认为,手机报在传播过程 中,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实时性特征。由于手机报以手机为载体进行传 播,而手机体积小巧,可随身携带,随着移动通信网络 覆盖日益广泛和深入,也使得“手机”这一媒介终端可以 随时发挥功效。信息可以实现实时传播和接收,彻底摆 脱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无论何时何地,用户只要进
行简单的设置,就可以阅读图文并茂的新闻信息。由于手机本身的方便携带,使得手机报比任何一种媒体都更 加强调全时和全息化。 2.迅捷性特征。手机作为一种即时通讯工具,使得 手机报的传播速度更加迅捷。一方面,它省却了用户购 买报纸等接收传统媒介的时间,同时也省却了需要电脑终端和上网设备等互联网、电视的麻烦,加上由于通讯 需要,大家都会随身携带,使得手机报在传播过程中, 更加快捷。2003年3月20上午10:34,美国向伊拉克正式 宣战,仅一分钟,众多手机用户屏幕上就显示了这一重 大信息。现在,很多报社尝试对突发事件进行滚动式报 道,改变手机报定时发送的传统习惯,像网站新闻一 样,推出全天滚动式新闻,实时跟踪,将其快捷、迅速 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3.多媒体传播特征。手机报发送的新闻,不仅仅是 文字,而是一个多媒体数据包。其中包含了图片、文 字、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形式。特别是随着3G时代的到 来,手机的功能日渐完善,它将越来越多的媒体和娱乐 功能融合在一起,实现了拍照、播放音乐和视频等新功 能,越来越显示出多媒体用户终端的特性,为手机报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奠定了基础。受众不仅可以去 看去听,还可以借助图片和动画等形式更深刻地理解新 闻,实现多维阅读。 4.互动性特征。传统媒体的一大弊端就是缺乏与受 众的有效、及时互动,极大地影响了传播的效果。手机 报用户可以通过短信等方式,实现与手机报编辑的有效 互动和交流。“5·12”汶川大地震中,手机报的这一特 点体现得非常明显,从灾难发生到之后的求援工作,国内各大手机报纸纷纷推出该事件的专版,许多手机报用 户留言,表示要尽自己最大力量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 关。更有用户将感人至深的图片、话语进行转发,这种 多级传播仿佛一张无形的网,激励全国人民投入到这场与自然灾害的较量中。总之,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报很好地解决了信息及时性和和接收设备易得性的统一问题,实现了信息表 现形式的丰富和编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更容易激发读 者的阅读兴趣,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二、目前手机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手机报具有许多传统媒体不及的优势,但是任何事物往往都是双刃剑,与传统媒体相比,我们也不难 发观阻碍手机报发展的若干瓶颈性问题。 1.载体本身的局限性问题。与其他媒介相比,手机 报画面不及电视,声音不及广播,报道深度不及报纸, 综合性、丰富性不及网络,其受众范围事实上仍显狭 窄。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手机报就是“迫不得已”的结 果,是非常手段。加上目前手机报的出版内容缺乏创 新、对多媒体的运用不够充分、互动功能运用不充分等 问题,使得它的发展受到局限。 2.受众面窄化问题。对于大众媒体而言,普及率是 其被社会认可的标志,庞大的受众群体是媒体存在与发 展的前提与保障。一般情况下,传播学对读者的确立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读者的职业和身份;二是 读者的年龄;三是读者的文化教育程度。通过手机渠道 获取新闻信息,是手机在新形式下的附带功能。所以手 机报的读者首先是手机的使用者,一般为社会中知识水平高、经济基础好、年龄层次在25岁~55岁、对资讯高 度敏感的群体,相比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 言,手机报的读者面比较集中、窄化。 3.运营模式问题。手机报是新闻媒介和移动通信运 营商合作的结果。虽然,手机报与读者之间存在着传播 者与接受者的关系。但我们更为清楚地看到:手机报实际上是通信运营商开辟的新业务。只有手机用户选择其 增值业务,才能建立新闻媒介与读者之间传播与接受的 关系。这为手机报的发展前景预设了障碍。更深层的矛 盾在于,手机报是多方利益的集合体,但各方利益取向 极不一致。传统媒体的诉求是搭上新媒体这一最快的“时 代列车”,为纸质媒体寻找生存突破口;网络运营商则把 手机报看做一种新的增值业务,希望通过这一新渠道推广新的和无线上网业务。在目前的订阅模式下,移动运 营商所拥有最大的资源——网户数据库,直接决定手机 报的生存状况。而报社提供的内容资源完全丧失了在传 统媒体时代的掌控性地位,一定程度上成为依赖网络运营者的附属物。此外,网络运营商决定了手机报的传播
渠道是否通畅,传统媒体无法控制产品的传播和销售。 4.缺乏监管的问题。当前手机媒体市场鱼龙混杂, 一些不规范的公司考虑更多的是经济效益,而不是社会 责任,致使一些手机报充斥着低俗、迷信、暴力甚至虚 假的信息;一些手机报的编辑人员缺乏“把关”意识,为 了吸引读者的眼球,随意照搬互联网上一些未经核实的 信息,使手机报的公信力受到损害。   三、加强手机报管理的建议     媒介管理制度的创新往往滞后于媒介技术创新的步 伐。目前,我国手机媒体的管理仍是一个“真空”地带。 监管法规制度的不健全与监管机构的权责不明确使手机 报的发展处于无序状态,手机报创办、运营、内容制 作、广告、税收、监管等方面仍没有健全的监管机构和 法规的约束。笔者认为,要使手机报健康发展,当前首 要的是要将其纳入管理的视野。第一,应严格手机报的准入制度。目前,全国各地媒体与各级移动运营商都争相涉足手机报,希望在这个 新兴的媒体市场中分得一杯羮。由于手机报的利益主体 横跨“通信”和“新闻出版”两大领域,两个部门在监 管责权、分工协作方面尚未形成完备制度,因而出现了监管的职责、权益不明确。为规范手机报的管理,应当 协调各方利益,设立专门的手机媒体管理机构,建立完 善的手机报准入审核制度,严格资质审核,规范申办流 程,以促进手机报行业的良性发展。第二,应强化手机报的内容“把关”。一方面,手机 报应当提高编辑的理论业务素养,强化其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为读者提供导向正确、健康实用的新闻 资讯;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介入手机报内容监管,规范 手机报的内容,力求手机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三,应加强新闻来源的知识产权保护。目前,国 内手机报的普遍做法是将报纸或网络上的新闻资讯经过 缩编后直接搬上手机报。有些则完全没有原创的新闻来 源,依靠无偿转载、改编其他媒体的新闻资讯赖以生 存。而目前国内对于手机报新闻来源知识产权保护的法 规、机构仍不明确,这样将极大地损害内容供应商的利 益。因此,出台相关的法规,规范手机报内容来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已是当务之急。对于转载内容提供商的新闻 资讯实行有偿使用、有偿转载的制度,这样不仅是对内 容生产者的劳动的尊重,也是手机报各个利益主体达到双赢的必然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5-4 06:30 , Processed in 0.26996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